欢迎访问金秋年华官网!
返回列表

民乐物语|二胡是怎么来的?

时间:2019-04-26
分享:
我经常会在一些公众发言的场合上提到二胡,向大家介绍二胡这门乐器,以及我放弃了自己在金融机构的高薪工作而愿意一心一意投身于民乐的传播和教育工作中的经历。我在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也经常跟我提起二胡在当今社会的逐渐没落的状态,扼腕叹息之余,反而坚定了我挽救这一民族乐器的信心!所以从今天这一期开始,我用我二十多年积累的音乐文化积淀,来系统为大家来讲一讲二胡这门乐器的独特魅力。 
         
 二胡,又称胡琴(在古代) 日本著名音乐学家、雕刻家林谦三先生在他的《东亚乐器考》曾经对胡琴历史有过非常详细的描述:胡琴之名,唐时已有,但几乎只是琵琶的别称;而宋代却出现了另外一种胡琴,暗示这种胡琴是弓擦乐器的最早资料,见于《梦溪笔谈》。从元代开始,胡琴开始使用马尾,因此马尾胡琴可以理解为后世胡琴之类。
      
     关于二胡的来源,还有奚琴和胡琴混为一谈的说法。其实,从二胡本身的名字不难看出,这门乐器其实是在盛唐时代进入到中国的,并像琵琶、羌笛这些乐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壮大起来。从它在近现代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随着二胡乐曲和二胡演奏者逐渐多起来的近况,把它称之为中国民族乐器,一点都不为过。

民乐物语|二胡是怎么来的?
    
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曾经写到:“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又有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云:“胡琴铮鏦指拔刺,吴桂美丽眉眼长。” 另外,宋代音乐理论家陈旸的《乐书》云:“唐玄宗朝,女伶郑中丞善弹胡琴。即琴一也,而又擅扬。”从以上论述二胡的方式,可以看出,当时是把胡琴归属到弹拨乐器之列了。 那么二胡真正成为弓弦乐器,大概在宋朝。沈括的《梦溪笔谈》曾有过这样的记载:“马尾胡琴随汉军,曲声犹如怨单于。”  

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胡琴随着大众音乐历史的发展,开始出现了板胡、京胡、四胡、坠胡等品种。这不得不归功于戏曲艺术发展的结果。后随着和声、复调、旋律等多元因素的需要,在原来胡琴的基础上,又合理的派生出高胡、中胡、低胡、革胡、双千金二胡等,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拉弦乐器组群。

华彦钧(阿炳)的《二泉映月》、《听松》等乐曲的问世,从而把二胡推到了世界舞台。著名世界指挥家小泽征尔曾因听到《二泉映月》而双膝跪地,称它为应该跪着听的音乐!而刘天华先生作为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不仅把二胡提高到了高等音乐学府,并创建了一个新的二胡学派。刘天华所创作的的二胡十大名曲,更是将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有效的结合并为民族音乐走向现代专业化开创了广阔的道路。

近半个世纪以来,二胡演奏家层出不穷,古朴典雅的蒋风之、洒脱刚劲的张锐、深情秀美的闵惠芬、热情沉稳的王国潼、宽阔浑厚的周耀锟等等,都为二胡的表现力开发创作了新的演奏技巧,各种风格的体现也让世人逐渐认识到二胡并不是只有悲切或欢快两种情绪表达,而是作为一门独立的乐器,一门在民族乐团中担任像小提琴担任西洋乐团同等首席的位置。小提琴可以表现的乐曲,二胡一样可以,不仅如此,二胡演奏爵士、演奏歌剧唱段也是可以的。

上一篇:
x
在线留言
联系电话
400-765-9399
关注微信
微信二维码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