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金秋年华官网!
返回列表

把陪伴老人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时间:2019-05-05
分享:

古语云:“子欲养而亲不待”。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时不时的可能还会拿出来说一说,但是真正理解这话的大概不多。可能要到了冬哥这般年纪甚至再大一些才深有体会,现在冬哥身边有很多朋友的爸爸不在了,妈妈不在了,爱人的爸爸妈妈也已经不在了,朋友们时常跟冬哥感慨留下了很多遗憾。

把陪伴老人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人生在世尽可能不要留下这种致命的硬伤和遗憾,我现在能得到别人的羡慕,是因为冬哥有88岁的老父亲,81岁的母亲,二老幸福的度过了钻石婚,虽然也有忙碌的时候,但是冬哥总会抽出一些时间去陪着二老,别的不敢说这点上冬哥绝对不会谦虚,确实值得别人羡慕!

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这里说的其实就是对父母的陪伴。当然了,陪伴有很多种,每天清晨或者傍晚陪着父亲出来走走,安安静静的陪伴母亲打一个电话,一家人在一起吃顿饭,这些都是陪伴。陪伴这个事情,跟金钱权力地位并没有什么关系。

把陪伴老人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清代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说“百善孝为先”,如果你对你的父母没有这样的陪伴,每天围绕着金钱、权利,想着什么时候能换辆好车,怎么样才能有个大房子这些事情,你的人生有多大意义?金钱、权利、名声说是过眼云烟可能有点清高,但确实没有那么重要,钱赚多少是多呢?再比如权,要当多大官管理多大企业才算大呢?

把陪伴老人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父母的健康、安全,孩子的教育,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的压力确实很大。但是很多话听不进去,动不动就跟父母较劲,其实每一个都人应该静静的想一想做一些自我的检讨:现在你每天在外面应酬晚上不回家,给孩子跑学区房、送孩子去补习班为的是什么?当年父母年轻的时候是不是和你一样?

把陪伴老人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陪伴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开心两个字倒过来就是心开,父母的健康就是儿女的幸福,不要等到后悔的时候才想起今天的微信。写了这么多,可能有些人也还是不能理解,现在的不理解没关系,如果看完冬哥的话你从心眼里认为是对的,你就该去行动了。

把陪伴老人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陪伴父母是“行动”而不是“心动”。很多年轻人总说陪伴父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说有陪伴父母之心,但因为探亲假难以执行导致常伴左右难以实现,这是现实阻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十一长假、年休假说走就走,四处旅行的大有人在。这说明陪伴父母这件事的行动力做得不够。事实上,并非要十天半月假期方算陪伴父母,在父母眼里两三天甚至一起吃顿饭都是极好的。

把陪伴老人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大部分人都是拼命地工作努力的生活,但是生活并不只是活着,你的很多遗憾都显示在你的脸上,你好与坏跟别人没太多关系,而发自你的内心,很多时候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子欲养而亲不待就是这个道理。

把陪伴老人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x
在线留言
联系电话
400-765-9399
关注微信
微信二维码

在线留言